Here are 3 new faces, fight for 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 in the 12th General Election of Malaysia. They are certainly new, but that doesn't mean that they are not capable.
Teo Nie Ching (P102-Serdang, Selangor)
MP-to-be for P102-Serdang, Selangor.
She is a senior of mine, was previously a lawyer, gave up her promising lawyer profession, to join the hopeless Malaysian Politics. She has not only pretty outlook, professional knowledges,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 courage to defend people's rights, and the willingness to bring changes to Malaysia. She knew how rude the male-BN-MP behave in the Parliament, but she had no fear for it. She believe in change, perhaps miracles too.
Know more about her at 张念群@念念不忘.
Tony Pua Kiam Wee (P106-PJ Utara, Selangor)
MP-to-be for P106-PJ Utara, Selangor.
He was previously a CEO for an IT company which public listed in Singapore. He used to earn piles of money by sitting in an air-conditioned room. Now, he spend piles of (his own) money, selling newspaper at Pasar Malam, walking from house to house under the sun, just to fight for a MP seat in the f**king Malaysia Parliament.
Know more about him at 潘俭伟@家国思索 or TonyPua@Philosophy,Politics,Economics.
Liew Chin Tong (P48-Bukit Bendera, P.Pinang)
MP-to-be for P48-Bukit Bendera, P.Pinang.
He spend most of his lifetime studying, learning, and doing researches about POLITICS. Some think he is a brilliant scholar, but it seems like he don't want to be just a scholar, so he put his vision into action. Academic world may be more friendly, simpler and cleaner... But he choose politics indeed.
The one common thing among the 3 peoples above is that, they may live a better life without asking and caring about what the nation need, yet they choose "the road not taken".
Why they do so?
Rush here and there, work day and night... Without monthly income, no 5-star hotel accomodation, no bangolo at Perth, no girlfriend at Mongolia, no Palace at Klang, no housing contractsssss, no Prime Minister as father-in-law...
There is only one reason. They want to make Malaysia a better place! A country that we can be proud of!
This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people and BN candidates. A sincere heart to serve the people and the nation, or a sinful mind to grab any chances to defalcate public funds, it's all our choice!
BN leaders said these opposition peoples only know how to spread lies. Who the hell they think they are, to let this gang of brilliant minds gave up their brighter future in other field to join politics, just for spreading lies about the corrupted-uneffiecient-big liar BN?
I was so lucky that I'd been in contact with them. Many 'Yang Berhormat's in Malaysia actually do not worth your 'hormat', but I believe these 'Yang Berhormat's-to-be really worth your votes.
Please!
Vote for them!
Vote for change!
Vote for hope!
Thursday, February 28, 2008
Sunday, February 24, 2008
Sunday, February 17, 2008
Wednesday, February 13, 2008
糖果
我又来不务正业了。哈哈。Coursemate们看到一定又要摇头了。可是不写不能,国会解散了,大选要到了,总要做些什么吧。就算没有精辟见解,也希望多多少少,可以做些什么吧。毕竟有些想法,不吐不快。
新年后回到KL,就看到一版又一版国阵政府“派糖果”的新闻。其中以华小课题最为引人(我?)注目。这里20万那里200万的捐款不说(利用公共资源为个别政党谋取政治利益,算不算假公济私,能不能告它滥权?),还一次过宣布好几间华小终于被允许增建,对新纪元南院等申请升格为大学的态度也突然软化。
还真是难得的慷慨和大方。
我却突然心酸。争取权利弄得好像我们在乞求施舍一样。50年来一求再求,卑躬屈膝,唯唯诺诺地。
如今好了,终于“捐献”了(报纸写的是捐款,不是拨款),终于能增建华小了……So what? 还不了解么?每次大选前夕,需要华社选票时的偶尔为善(伪善)……除了这种无事献殷勤的动作,巫统,或者国阵(如果成员党真的平起平坐)什么时候认真聆听过华社的声音?又什么时候认真考虑过华社的诉求?扪心自问,我们都懂答案,不用明讲。
从我读小学,到小我12岁的小弟弟如今读小学,你猜,那几百万的施舍,和几句好听的空头支票,到底改变了什么。我跟你讲,没有。
还记得吗?小时候我们常常拿着捐款卡,回家跟爸爸要月捐、年捐,因为学校买设备交水电费都要钱。中学的时候更夸张,已经不是随意捐款了,而是规定每个学期要交一定数额的“建校基金”。我家有三个弟弟,加上我四个人读书就四笔钱,每次到了交这些费用的季节,都会看到爸爸妈妈隐隐约约地,为钱烦的脸容。
还有那每年一次为校筹钱的义卖,年纪小小就顶着烈日挨家挨户地兜售餐券,太阳底下汗流浃背地照顾摊子应付客人……这些,大概只有读过华校的人懂。最夸张的是筹募建校舍资金的“大马歌星十大义演”。你看过马来同胞办演唱会为国小筹钱吗?我没有。但我的师长办演唱会为我的课室筹钱,我就经历两次,小学一次,中学一次。义演表面口号是凝聚华社力量,具体情况是学生各自带着一些门票回家要钱。最后来看义演的观众都是谁,还不是自家的爸爸妈妈姑姑阿姨吗?我才知道,义务教育原来不是拿了人民税收的国家的义务,而其实是给了国家税收的人民的第二层义务。
过了12个年头,两个大选吧大概。我的弟弟还是在经历我以前的经历,只是,钱的数额越来越大。通货膨胀嘛,政府拨款不增加,就只好往学生家长的口袋里掏更多的钱。爸爸定期紧缩的眉头如今锁得更紧了。
50年来我们一直选择的这个政党给了我们什么?谎言、谎言,还有谎言。那他们为什么还会一直当选?因为糖果政治。派糖果是50年不变的烂伎俩又怎样,人民50年不变地上当就好了,印证了“桥不怕旧,最紧要受”。
我不知道最近国阵频频派发的政治糖果,和主流媒体的大力划刀帮助宣传,还会让多少思变的华裔选票回流。只是我想说:
如果,我说如果,我们还是坚持相信糖果可以当饭吃,那么,也一并地坚持相信吧,20年后我们的孩子还是一样不会有饭吃,可能更糟的,倒时连糖果也不会有了。
糖果吃多了,会蛀牙的。
是时候落实健康的饮食规划了。
新年后回到KL,就看到一版又一版国阵政府“派糖果”的新闻。其中以华小课题最为引人(我?)注目。这里20万那里200万的捐款不说(利用公共资源为个别政党谋取政治利益,算不算假公济私,能不能告它滥权?),还一次过宣布好几间华小终于被允许增建,对新纪元南院等申请升格为大学的态度也突然软化。
还真是难得的慷慨和大方。
我却突然心酸。争取权利弄得好像我们在乞求施舍一样。50年来一求再求,卑躬屈膝,唯唯诺诺地。
如今好了,终于“捐献”了(报纸写的是捐款,不是拨款),终于能增建华小了……So what? 还不了解么?每次大选前夕,需要华社选票时的偶尔为善(伪善)……除了这种无事献殷勤的动作,巫统,或者国阵(如果成员党真的平起平坐)什么时候认真聆听过华社的声音?又什么时候认真考虑过华社的诉求?扪心自问,我们都懂答案,不用明讲。
从我读小学,到小我12岁的小弟弟如今读小学,你猜,那几百万的施舍,和几句好听的空头支票,到底改变了什么。我跟你讲,没有。
还记得吗?小时候我们常常拿着捐款卡,回家跟爸爸要月捐、年捐,因为学校买设备交水电费都要钱。中学的时候更夸张,已经不是随意捐款了,而是规定每个学期要交一定数额的“建校基金”。我家有三个弟弟,加上我四个人读书就四笔钱,每次到了交这些费用的季节,都会看到爸爸妈妈隐隐约约地,为钱烦的脸容。
还有那每年一次为校筹钱的义卖,年纪小小就顶着烈日挨家挨户地兜售餐券,太阳底下汗流浃背地照顾摊子应付客人……这些,大概只有读过华校的人懂。最夸张的是筹募建校舍资金的“大马歌星十大义演”。你看过马来同胞办演唱会为国小筹钱吗?我没有。但我的师长办演唱会为我的课室筹钱,我就经历两次,小学一次,中学一次。义演表面口号是凝聚华社力量,具体情况是学生各自带着一些门票回家要钱。最后来看义演的观众都是谁,还不是自家的爸爸妈妈姑姑阿姨吗?我才知道,义务教育原来不是拿了人民税收的国家的义务,而其实是给了国家税收的人民的第二层义务。
过了12个年头,两个大选吧大概。我的弟弟还是在经历我以前的经历,只是,钱的数额越来越大。通货膨胀嘛,政府拨款不增加,就只好往学生家长的口袋里掏更多的钱。爸爸定期紧缩的眉头如今锁得更紧了。
50年来我们一直选择的这个政党给了我们什么?谎言、谎言,还有谎言。那他们为什么还会一直当选?因为糖果政治。派糖果是50年不变的烂伎俩又怎样,人民50年不变地上当就好了,印证了“桥不怕旧,最紧要受”。
我不知道最近国阵频频派发的政治糖果,和主流媒体的大力划刀帮助宣传,还会让多少思变的华裔选票回流。只是我想说:
如果,我说如果,我们还是坚持相信糖果可以当饭吃,那么,也一并地坚持相信吧,20年后我们的孩子还是一样不会有饭吃,可能更糟的,倒时连糖果也不会有了。
糖果吃多了,会蛀牙的。
是时候落实健康的饮食规划了。
Tuesday, February 12, 2008
纪念疯狂
这纯粹是写给自己的涂鸦。看不懂和不想看的人,都别看吧。
新年前给自己的书桌书橱,还有一座山似的垃圾堆,来个大扫除。结果扫出了很多承载着许多回忆的“垃圾”,一直一直都舍不得丢掉,从05年校辩到07年中华杯。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把垃圾当宝么?因为宝和垃圾,本来就是主观判断,不分对错的。=)
一张又一张的废纸,记录着这两年六个月在辩论路上的成长。
一叠又一叠的资料,记载着这大学生涯以来追求梦想的疯狂。
每一场大赛的每一个辩题,我都会为自己准备一本记录大大小小的事情啊、资料啊、佳句啊、想法啊、教练的金玉良言啊的簿子。不知不觉,竟也累积了那么多本,五颜六色的。
某一些大赛,会有贴心的教练给每个队员都买一个一模一样的文件夹,说是上场的时候看起来有“团队的感觉”哦。偶尔会附加漂亮的贴纸,或者可爱的锁匙圈。哈哈,这大概是全女队的优势。>_<
场上呢?
会有旁边突然飞来的救援。
会在纸上提醒自己应该怎样。
会在打坏比赛被教练骂之前,自己先谴责自己,跟队友道歉。
会把评判们的珍贵意见,仔细认真地记录下来。
场下呢?
会有一本让大家涂鸦的小留言册。
会有闭关修炼时,大批大批送进“军营”里的干粮。
还有,我们每一场赛事的每一个辩题,都会有要读完的山一样多的资料。
以下是属于其中一个辩题的资料的冰山一角。听清楚,是一个辩题,冰山一角。哈哈。
然后,发现,原来,写过的字、打过的稿,日积月累竟然也有了那么厚一叠。还没有算那些,为了减轻回程的行李负担,而被忍痛抛弃在台湾、新加坡、马六甲的。如果真的要堆一堆,那会有多厚多高呢?
突然发现荣耀原来真的不是最终极目标。它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必要、虚荣而又体面的手段,帮助我们纪念那一些疯狂和好玩的岁月,也使我们的那一些疯狂岁月看起来比别人的更值得纪念。如此而已。
因为荣誉归荣誉。
如果没有这种接近宗教狂热般的热情和投入,那就不好玩了。
如果没有那种膜拜和朝圣似的向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舞台匍匐前进,那也不好玩了。
而如果这过程中没有遇到一班志同道合而又能够彼此竞争的人,应该也不会好玩的。
突然。
很不舍得就这样去毕业了。
我还没有(和你们一起)玩够呢。
新年前给自己的书桌书橱,还有一座山似的垃圾堆,来个大扫除。结果扫出了很多承载着许多回忆的“垃圾”,一直一直都舍不得丢掉,从05年校辩到07年中华杯。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把垃圾当宝么?因为宝和垃圾,本来就是主观判断,不分对错的。=)
一张又一张的废纸,记录着这两年六个月在辩论路上的成长。
一叠又一叠的资料,记载着这大学生涯以来追求梦想的疯狂。
每一场大赛的每一个辩题,我都会为自己准备一本记录大大小小的事情啊、资料啊、佳句啊、想法啊、教练的金玉良言啊的簿子。不知不觉,竟也累积了那么多本,五颜六色的。
某一些大赛,会有贴心的教练给每个队员都买一个一模一样的文件夹,说是上场的时候看起来有“团队的感觉”哦。偶尔会附加漂亮的贴纸,或者可爱的锁匙圈。哈哈,这大概是全女队的优势。>_<
场上呢?
会有旁边突然飞来的救援。
会在纸上提醒自己应该怎样。
会在打坏比赛被教练骂之前,自己先谴责自己,跟队友道歉。
会把评判们的珍贵意见,仔细认真地记录下来。
场下呢?
会有一本让大家涂鸦的小留言册。
会有闭关修炼时,大批大批送进“军营”里的干粮。
还有,我们每一场赛事的每一个辩题,都会有要读完的山一样多的资料。
以下是属于其中一个辩题的资料的冰山一角。听清楚,是一个辩题,冰山一角。哈哈。
然后,发现,原来,写过的字、打过的稿,日积月累竟然也有了那么厚一叠。还没有算那些,为了减轻回程的行李负担,而被忍痛抛弃在台湾、新加坡、马六甲的。如果真的要堆一堆,那会有多厚多高呢?
突然发现荣耀原来真的不是最终极目标。它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必要、虚荣而又体面的手段,帮助我们纪念那一些疯狂和好玩的岁月,也使我们的那一些疯狂岁月看起来比别人的更值得纪念。如此而已。
因为荣誉归荣誉。
如果没有这种接近宗教狂热般的热情和投入,那就不好玩了。
如果没有那种膜拜和朝圣似的向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舞台匍匐前进,那也不好玩了。
而如果这过程中没有遇到一班志同道合而又能够彼此竞争的人,应该也不会好玩的。
突然。
很不舍得就这样去毕业了。
我还没有(和你们一起)玩够呢。
Monday, February 4, 2008
过去。未来。
Friday, February 1, 2008
Subscribe to:
Posts (Atom)